评建问答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推进完全学分制综合改革
发布时间:2024-11-11     浏览量:

学分制是“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2018年,我校出台了《西北大学完全学分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完全学分制综合改革。

从自身发展与资源配置实际出发,我校实施完全学分制三步走战略,坚持统筹结构、规模、质量,通过基于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改革,形成倒逼机制,激发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目前学校正实施以结合学校大部制改革,开展学科大类的准入准出,以及学科交叉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特征的“2.0版”。未来在充足的资源供给,以及体制机制完备的基础上,学校将推行“3.0版”,即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

构建完全学分制课程体系。围绕完全学分制改革,启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完善各学年学期、各课程模块结构及学分设置。前期构筑宽厚基础,推进通识教育,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后期优化专业教育,探索大类培养,鼓励学科交叉,强化实践教学。一是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作为重点任务。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先期保障和坚实根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未来学科专业发展潜力,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主要遵循以下两方面原则:一方面,“压缩学时、改变教法,提升效果”。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和学生实际能力,制定分层次教学改革方案,适当压缩学时,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并探索公共基础课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入学考核分级、强化实践教学等教学新模式;另一方面,坚持“面向未来、学生中心、服务专业”。以公共基础课程作为本科教育教学“先行区”,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坚持服务专业,面向不同类型专业特点以及专业认证、基础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主动支持专业发展,为公共基础课程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证。二是推动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模块化建设。在继承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明晰不同模块专业课程定位以及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科学化、精细化设置不同模块的课程组成及课程设置原则及标准,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牵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内涵质量。三是注重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不断优化实验教学理念,创新实验课教学方法,强化实验课考核评价。明确要求理工科类专业实践学分不少于25%、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学分不少于15%,逐步构建了以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完善完全学分制教学机制。进一步创新教育形态、丰富教学资源、重塑教学流程、优化管理手段。一方面,重塑“以生为本、回归课堂、质量为要”的课堂教学理念。引入课程竞争机制,通过推行公共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和“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选课制,以及专业课程的“挂牌上课、竞争上岗”等举措,增加了教师的危机意识,倒逼教师不断加强教学投入,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鼓励交叉融合,实施多元培养。一是在完全学分制环境下,完善“专业准入”“多元人才培养分流”标准及要求,科学设计多元化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二是鼓励各院(系)应面向全校开放专业课程资源,开设跨学科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并设置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模块,鼓励学生有规划地修读不同专业和院系的课程,促进学科专业之间交叉融合。三是在本科专业准出阶段后,探索“专业多元培养+研究生阶段先修课程”培养模式,着力构建本-硕-博衔接课程体系,深化“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改革。

健全完全学分制管理模式。为确保学校完全学分制改革进程及成效,学校同期开展与完全学分制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的修订与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西北大学完全学分制实施方案》和系列配套制度20余项。同时,学校在推进多方协同育人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一方面,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试点高校改革任务,以课程为基础,重点围绕课程认定的准入标准与流程,不同课程学习模式的评价标准、模块化的“套餐式”学分认定模式,探索建立平台资源的认定和转换范围标准,建立“线上+线下”微专业建设模式,形成学分认定和转换的辐射效应。另一方面,在“四新”建设背景下,学校还积极探索校企、校所、校校联合培养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搭建智慧平台,完善信息化载体。学校积极推进智慧教室、教务管理平台升级和业务流程化再造,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智慧化服务,助力完全学分制实施。一是建设完成85间轻量级智慧教室。依托智慧教室,打破传统课堂限制,探索建立“动态课堂”,教师能够及时通过课前预习测评分析和课中随堂测验实时把握学生学习状况,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料,制作针对个人的“微课”,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服务,实现教与学的立体沟通与交流,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二是建成完全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为全面保障学生实现自主选课,实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学业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学校自2018年9月建设完成新版教务管理系统,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任务管理、排课选课管理、注册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管理、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资源管理等业务功能模块,每学期保障全校13000余名学生成功选课12.3万课次,实现学生“专业准入申请”、“缓考申请”、“课程免听申请”网上业务办理功能,减少线下纸质申请办理环节。三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2020年3月启用自助打印线上服务功能,满足广大师生及校友通过互联网远程打印均分、四六级、毕业、学位证明及成绩单资料的需求;在网上办事大厅中,增加学生学籍异动(休学、复学等)办理功能,拓宽教学业务办理途径;制定《西北大学本科生期末考试缓考补充规定》文件,进一步规范缓考办理程序,优化缓考时间安排,促使学生按期顺利完成学业。

践行“四自选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学校践行“四自选制”(学生自选专业、自选课程、自选教师、自选进程),完全学分制改革深入推进。一是自选专业。坚持个人申请与学校考核相结合,在入学后第二、三、四学期,每名学生有3次申请调整专业机会,各院(系)采用“成绩+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为提出申请且达到调整专业条件的学生及时调整专业,以满足其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二是自选课程。制定《西北大学学分制选课管理办法》,明确选课机制、选课程度、重修选课等内容。选课实行“三轮选课制”,学生依据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选课手册等进行选课,确保每学期所选课程总学分在学校规定学分范围内(15—30分)。推进教学改革,在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微积分等课程实行“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加大学生自主选择权。三是自选教师。学校一方面注重通过定期培训、讲课比赛、督导听课等方式,不断提高校内教师队伍水平;另一方面主张学生利用“线上平台”选修校外教师的精品课程。目前,学生可自主选择通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授课教师,部分挂牌授课的专业课程,学生也可自主选择授课教师。四是自选进程。结合自身实际,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业进度。具体而言,一是推行弹性学制,实行更加灵活的修业年限制度,将学制改为3—7年,既允许优秀学生提前毕业,也允许学业困难学生延后毕业。二是实行更加灵活的休学制度,学生给出正当、充分的休学理由,学校即可为其办理休学手续。

推进学分互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不断完善学分互认机制,探索实行跨专业选课学分互认、校际选课学分互认、线上线下选课学分互认,加强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一是跨专业学分互认。学校出台《西北大学本科生成绩及学分转换认定细则》,针对专业准入学生,原专业所学课程可转换为新专业相关课程学分。如原专业所学专业课程可认定转换为新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程学分。二是校际学分互认。依托学校或院(系)签署的交流合作协议,参加校际交流学习的学生,成绩及学分转换认定可参照《西北大学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管理办法》执行,鼓励学生跨校选课,实现学分互认。三是线上线下学分互认。学生利用国家智慧教学平台、“超星尔雅”等平台选学的通识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通过相应考核后取得的学分,学校也给予认定。四是辅修学分互认。未完成辅修专业学习的学生,可将已获得的辅修专业课程成绩及学分转换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每位学生最多转换2 门课程。

本文原载《西北大学报》第828期